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四川 - 蒙頂山、海螺溝 ( Day 2 )



第二天  「踏雪尋茶」早餐後,便出發往雅安的蒙頂山






 




蒙山茶史

蒙頂山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追溯蒙頂山茶的歷史,始於西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公元前53年,西漢藥農吳理真,在蒙頂山發現野生茶的藥用功能,於是在蒙頂山五峰之間的一塊凹地上,移植種下七株茶樹。清代《名山縣志》記載,這七株茶樹「二千年不枯不長,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蒙覆其上,凝結不散。」 吳理真種植的七株茶樹,被後人稱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種植馴化茶葉的第一人,被後人稱為「茶祖」。


自古以來,四川就是我國栽培茶樹最早的地區,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以盛產茶而著稱於世。蒙頂山為蜀郡種茶的發源地,也是我國名茶的發祥地。蒙頂山古名蒙山,坐落在四川盆地邊緣的雅安市名山縣境內,它久負盛名,從唐朝「蒙頂茶」作為貢茶時而聞名遐邇。愛茶的人,最能品味吟唱千年絕句「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博物館




館內放有各式各樣的茶具及用品資料介紹
















 




 








 


 


 


 






  


















當然亦都有銅製茶具啦!


















 

「龍行十八式」



相傳 “龍行十八式” 是北宋高僧禪惠大師在蒙頂山結廬清修時所創,流傳至清末,便逐漸失傳。





第一式   吉龍獻瑞  



第二式   飛龍在天



第三式   烏龍擺尾



四式   驚龍回首  



第五式   亢龍有悔



第六式   神龍搶珠   



第七式   祥龍獻瑞 

  


第八式   威龍出水  



第九式  游龍戲水 



第十式  玉龍扣月  

  


第十一式   金龍卸甲



第十二式   猛龍越海



第十三式   龍轉乾坤  



第十四式   見龍在田



第十五式   龍興雨施  



第十六式   潛龍騰淵



第十七式   戰龍在野



第十八式   龍行天下

  





呵!收式,散功。


上山採茶















喂!老友,唔該借個火黎?!






『東山飄雪 西山晴』午飯後

出發往瀘定縣,途經二郎山隧道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和瀘定縣交界的二郎山,它起于天全縣龍膽溪川藏線,止于瀘定縣別托山川藏公路,全長8596米。其中,二郎山隧道長4176米,別托山隧道長101米, 平溝大橋長118米,洞口海拔2182米,是川藏線改造咽喉工程。
隧道為直線隧道,單洞雙向行車。隧道主洞長4176米,興建時是國內最長、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應力最大,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的特長山嶺公路隧道。



入二郎山隧道前,冰天雪地



車程約 4 分鐘,出隧道後,變得陽光普照



其間經過毛牛肉乾專賣店



買了一些肉乾,交完水費,便繼續上路



夜宿磨西鎮 貢嘎賓館

磨西鎮位于甘孜州瀘定縣南部,位於貢嘎山東麓兩條冰川河流所形成的兩道深谷之間的舌狀臺地,保留了較為完好的古鎮老街區,大部分是清末民初古老的康巴藏族風韻。

地處貢嘎山風景區東坡,是海螺溝名勝風景區的旅遊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鎮距成都約304公里,距瀘定52公里,距康定約70公里,現已建成磨西至康定的公路,遊完海螺溝可直接到康定遊覽高原名城。



鎮內尚算繁盛



當然要順道打一斤青稞酒



山區酒店提供既團餐,自然唔會好豐富



飯後,往看看康巴文化表演



之後,在街邊找到我喜愛既燒烤串!正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